2017年玻璃纤维玻璃钢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7年玻璃纤维玻璃钢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7年,全球经济持续疲软,中国昂首迈入“十三五”,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稳中有进,延续了2015年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

    一、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

    1、行业经济效益

    2016年,我国玻璃纤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6.2%;利润总额118.6亿元,同比增长9.8%。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行业方面,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000亿元,同比增长8.5%;利润总额68.3亿元,同比增长2.3%。

2、玻璃纤维行业

    (1)产能产量方面

除三大池窑企业之外,2014年全行业仅新建一座3万吨电子纱池窑,2015年仅新建一座4万吨电子纱池窑和一座5万吨增强纱池窑,企业重点建设各自制品深加工生产线,例如长海玻纤积极打造玻纤毡生产基地,四川威玻更是走出国门到泰国建立玻纤制品生产线。林州光远,坚持做行业领先专业生产电子级玻璃纤维企业之一,努力成为推动行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产品己进入了东南亚和欧洲高端市场。三大池窑企业根据市场走势和自身实际,合理的安排池窑冷修和扩产。目前巨石和重庆国际各有1条和3条到期池窑,处于冷修停产状态。

    池窑368.08万吨,其中冷修5座,冷修产能33.2万吨,在产73座,在产产能334.82万吨。巨石埃及生产基地二期8万吨池窑生产线今年6月份点火投产,使中国玻璃纤维行业海外池窑产能达到24万吨。

    通过前期政策宣贯和协会倡导,全行业已经逐步建立理性发展思维,从而确保行业及早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实现市场供需关系持续向好,行业平稳有序转型发展。

    (2)市场销售方面

    2015年以来,受风电及热塑市场的强劲需求,各重点生产企业产销两旺,中国巨石等骨干企业净利润增速保持在50%以上。

    进入9月份,受风电行业抢装潮过后减速发展的影响,风电纱需求出现相对产能过剩,导致增强纱市场价格普遍降低5%-10%,部分以风电业务为主的复合材料企业订单大幅减少,生产和经营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与此同时,已经低迷了近三年时间的电子纱及电子布市场,在严控产能的基础上,在经过漫长等待后,终于迎来市场回温,价格增长:2.8元/m2涨到5.6元/m2

此外,受下游产品结构调整、热塑性复合材料开速发展的带动,热塑性玻纤市场一直保持稳步增长。

(3)进口数量继续减少,均价回升

    2016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数量19.26万吨,同比下降17.3%;进口额8.07亿美元,同比下降9.1%。 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均价4188.36美元/吨,同比增长9.97%。

    受国内风电及其他细分市场需求的影响,玻璃纤维粗纱进口量骤减,这也是今年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2016年,玻璃纤维粗纱进口量2.33万吨,同比下降59.83%,进口均价由2015年12月的1221.58美元/吨降至857美元/吨。玻璃纤维细纱进口数量1.23万吨,同比下降43.32%,进口细纱在2015年年底突破4000美元/吨的均价,进入2016年一路攀升至5165美元/吨。

    玻璃纤维及制品的进口结构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有了很大变动。玻璃纤维纱在玻纤及制品中的进口比例骤降至19%(去年同期比例为37%,2015年12月为34%);短切玻璃纤维则逐步上升至41%。值得注意的是,玻璃纤维布(450克以下)进口量虽有所下降,但其均价同比增长41.7%,达到26160美元/吨。预浸料、涂覆织物等玻璃纤维制品进口量为9812吨,均价也达到了13387美元/吨。虽玻纤制品进口总量下降,但国内市场对深加工类玻纤及制品需求旺盛。

2016年1-10月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结构图

 

 

  (4)出口数量增长,贸易顺差12.54亿美元

    2016年玻纤及制品出口数量131.02万吨,同比增长4.90%;出口额20.6亿美元,同比增长0.49%;出口均价1572.88美元/吨,同比下降4.14%。贸易顺差12.54亿美元,同比增长7.82%。

    玻璃纤维粗纱出口量56.39万吨,同比增长0.61%,出口均价949.9美元/吨,高于进口均价92.84美元/吨。玻璃纤维细纱出口量4.67万吨,同比增长10.4%,出口金额0.87亿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出口均价1869.04美元/吨,降幅达12.27%。深加工制品出口方面,各主要产品仍保持增长势头,且出口价格均有所增长。

2016年1-10月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结构图

 

 

 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行业

    2016年,全行业纤维增强塑料制品总产量约为462.3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纤维增强热固性产品产量为265.8万吨,同比减少5.2%;纤维增强热固性产品产量为196.5万吨,同比增长11.39%。

与建材主要产品产量相比增长速度较快。受下游应用行业直接影响及长期以来的问题累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正在面临转型升级的新形势。

    其中,风电市场波动较大,经过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近40%的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已经被严重透支,自二季度以来需求量快速萎缩,后续需等待下游风电行业市场消化,并及时跟进风电产业调整的方向;传统玻璃钢市场面临产品质量和回收处理的双重压力,部分细分市场对于复合材料的应用持审慎态度,市场持续低迷;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工艺装备、规模化生产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部分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市场并获得广泛认可,下一步需要在快速拓展市场和协调业内竞争方面做好工作。外贸出口市场快速发展,受惠于欧美经济复苏和巴黎气候大会释放的红利,国外复合材料发展迎来一波小高潮,带动国内复合材料门窗、汽车板材、风电复材等产品的出口快速增长。

    (1)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

    在近几年全球复合材料行业高度关注及协会大力倡导下,我国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正逐步度过市场预热期,尤其在我国倡导绿色建材、发展可循环经济理念引导下,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的可回收特性得到广泛关注,也使其从去年开始渐次打开应用市场。

    一是以福建海源、郑州翎羽、河北立格、山东美尔佳为代表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在前期持续研发及应用投入基础上,2016年开始逐步进入市场扩张期,产品逐步拓展至汽车零部件、建筑模板、物流托盘、养殖场建设等领域;

    二是以广东金发、浙江华江、杭州华聚、中广核俊尔为代表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企业,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前期研发与积淀,也已经在工艺装备与规模化生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各类制品应用于物流快递箱体、轨道交通、房车、建材等领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三是以山东美尔佳、福建新通源为代表的管道生产企业,通过新工艺新装备,分别研发编织加筋管道和热塑热固双壁管道,以代替正在面临质量问题和低价恶性竞争双重压力的夹砂管道,目前已经批量应用于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和水电站输水工程。

    (2)风电复合材料制品

     2016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337万千瓦,同比下降23.4%。受2014年、2015年风电抢装的影响,随着风电市场的减速发展,风电建设节奏放缓进入“调整期”,全行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将有所改变,,叶片市场需求量略有减少。玻纤池窑企业做好产能调控,到期池窑及时关停冷修,在修池窑延期点火投产,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产能增减。

    长期来看,2016年4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发改能源[2016]513号)在带给风电叶片行业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对风电叶片也提出了技术要求:研发100米级及以上风电叶片,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MW级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及轴承、控制系统、变流器、叶片等关键部件,研发风电设备无害化回收处理技术,远海大型风电系统建设等。

    (3)汽车及轨道车辆复合材料制品

    2016年1-10月,汽车产销2201.60万辆和2201.72万辆,同比增长13.79%和13.83%,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13.77个百分点和12.32个百分点。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17.7万辆,销售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5%和126.9%。在国家政策引导及各方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推广、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产销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49.7万辆,基本完成50万辆的规划目标,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为适应环保、节能需求,汽车轻量化成为世界汽车的主流趋势。我国汽车领域使用玻纤的比例远低于国外,主要在于产业配套尚未形成。在国家近几年产业政策支持、市场培育以及协会推广下,2016年汽车行业将目光聚焦到复合材料的应用上,多种产品应运而生。而以河北立格、郑州翎羽、山东美尔佳、福建海源等为代表的复合材料制品企业在前期持续研发及应用投入基础上,2016年开始逐步与车企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轨道车辆方面,2016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交通大动脉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升级发展。《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基于现代铁道车辆对复合材料的基本要求:制造具有特殊功能和复杂形状的重要零部件、代替消耗资源的木质件、作为轻量化材料应用,尤其复合材料制品和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以可设计性、重量轻、比强度、比刚度高、减振性好等优点,将成为提高现代铁道车辆轻量化水平的重要工程材料。《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也必将为轨道车辆复合材料制品带来广阔的市场。

     二、上海主要玻璃钢/复合材料企业

目前,上海地区玻璃钢/复合材料制造厂商包括有国有科研院所和转制企业如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耀华大中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耀华玻璃钢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上海瑭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主要民营企业有上海元龙玻璃钢有限公司、上海之合玻璃钢有限公司、上海培生船艇有限公司、上海多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生产的主要玻璃钢产品包括:风电叶片、管道、储罐、罩壳、汽车部件、型材、板材、船艇等。其他还有一些外资企业,如亚什兰、陶氏化学等,以生产供应玻璃钢用原材料为主。具体见表1:

表1 上海玻璃钢制造企业情况表

编号 企业名称 企业性质 主要产品 员工人数 采用技术
1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营(2016年转制 民营) 风电叶片、玻璃钢雷达罩、石英陶瓷制品、耐烧蚀制品等 300 真空灌注、手糊
2 上海耀华大中新材料有限公司 股份制(2016年转制民营企业) 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 100 模压、LFT
3 上海耀华玻璃钢有限公司 股份制(2015年转制为民营企业) 玻璃钢管道 150 连续缠绕、定长缠绕
4 上海瑭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民营 玻璃钢医疗超导磁共振筒体 30 模压、 手糊

 

5 上海元龙玻璃钢有限公司 民营 玻璃钢型材等 80 拉挤
6 上海之合玻璃钢有限公司 民营 各类玻璃钢雷达罩 150 手糊
7 上海培生船艇有限公司 民营 玻璃钢船艇、罩壳类产品 500(分布于三个生产基地) 手糊、真空灌注
8 上海多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民营(上海办事处,生产基地在苏州、河北) 玻璃钢板材 100 连续成型
9 上海艾郎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民营 风电叶片 150 真空灌注
10 上海良机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台资 冷却塔 300  
11 上海禧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民营 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 100 模压、LFT
12 上海耀华电力玻璃钢有限公司 股份制(转制重组2016年关闭) 玻璃钢储罐 80 缠绕

 

 从表中可看出,上海玻璃钢生产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居多。各种玻璃钢生产工艺上海企业都具备,玻璃钢产品品种多,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气、市政建筑、船艇、国防军工等应用领域。在当前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玻璃钢企业包括科研院所2016年进行转制重组,以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玻璃钢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趋势。

三、未来走势与发展建议

    1、多方关注玻纤行业,着手发展深加工制品

    随着“新材料”成为近几年受到高度关注的关键词,特别是2015年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行业在建材其他行业利润下降、亏损的形势下,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亮眼成绩,使得计划投资玻璃纤维行业的机构越来越多,各省市纷纷拟建新材料产业基地,加上部分玻璃纤维生产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也计划进行产能扩张。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产能控制工作仍不可松懈。“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已提上日程,遏制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力求新增产能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确保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是需要全行业长抓不懈的功课,避免重蹈其他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覆辙。

    《纤维复合材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以下游复合材料转型发展和产品升级换代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增强用玻纤制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满足下游中高端应用市场个性化需求。全球已有五千多个品种六万个规格,并以平均每年一千至一千五百个规格的速度递增。以玻纤电子布为例,2016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下游市场回暖使得玻纤电子布价格上半年略有起色。建议生产电子布厂家不要在产品结构单一的厚布市场打价格战,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要把眼光和精力放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面。电子布厂家要增强技术和研发实力,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端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积极扩大超细电子纱产能规模,并研发生产薄型、极薄型、超薄型电子布,填补我国玻纤电子布产品的空白,满足迅速发展的下游市场的需求。市场是广阔的,有实力、有雄心的企业要做细分行业的龙头。

    2、复合材料行业固有问题亟待解决

    复合材料行业产能集中度低,作坊式运作模式的小企业为数众多,从而造成产品同质化,对于广大的市场却没有研发的实力,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经常发生低价恶性竞争和产品质量事故,已经严重影响到产品市场规模拓展和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全行业所诟病。

    复合材料制品的回收问题亦成为下游应用行业的关注点。一些下游用户了解到现有的回收措施后,明确拒绝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因为它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边角料、废弃物,制品本身的回收也是需要全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这也为行业提出发展方向一一谁生产谁消纳。以风电叶片为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明确提出风电设备无害化回收处理技术:“研究叶片无害化回收处理技术,研究适合叶片性能要求和大尺度几何结构的易回收或降解的树脂体系及其成型技术;研发不同类型风电叶片组成材料的高效分离回收技术及装备,以及不可回收材料无害化处理技术与装备。”这与我们行业“十三五”规划发展重点一脉相承,“提升复合材料生产企业的绿色发展意识,并实施复合材料生产一一销售——回收终生负责制,解决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

    3、提升绿色发展意识,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已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从2016年开始,每两年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问题督察一次。通过关停取缔非法企业、行政约谈、责任追究等手段督促企业进行环保改造。企业如果不消灭污染,污染就会“消灭”企业。2016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扩大新型、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复合材料行业绿色发展意识较为薄弱,生产管理粗放,清洁生产水平低,劳动作业环境差。结合行业实际状况,建议复合材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尽快采取措施进行环保改造,使工厂运营符合环保要求,否则难逃关停命运。

    4、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大发展

    进入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纤维复合材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扶持行业发展。协会今年已向工信部提交《建材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产品名单,其中包括:热塑性玻璃纤维复合纱及其制品、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制品、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大功率风力发电叶片、产业用功能性玻璃纤维纺织品和智能型玻璃纤维土工制品等七种产品。我们将遵循《指导意见》方向,积极发挥协会作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两端,使我们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加快修订实施新的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准入制度。一方面是提升玻璃纤维行业准入门槛,确保玻纤行业的进一步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是借助准入起草和实施,提升复合材料行业对于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进而做好产品结构、产能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复合材料市场拓展和健康发展做好基础。

    5、努力保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合法利益

继续带领玻璃纤维企业,打好欧盟诉华玻纤网格布反倾销案件及其它案件,努力促使欧盟取消反倾销税率,为中国企业的外贸出口争取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积极为计划或正在实施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协调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