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版”方案陆续出炉 工业设备加速焕新

安徽、浙江、湖南等近十个省份近期出台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地方版”方案,面向重点行业明确具体目标行动,落实落细财税金融、用能用地等保障支持举措。不少地方还进一步进行产业摸排、项目储备,多措并举释放大规模设备更新市场空间。业内人士表示,相关部署将有效释放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潜力、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

5月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实施方案》对外发布,提出聚焦冶金、有色、化工等8个重点行业,逐步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工作,到2027年工业设备投资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此前,天津市也发布相关实施方案,明确多项具体目标和举措。

我国正加快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在工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来,已有宁夏、安徽、浙江、湖南、天津、黑龙江、广东、甘肃、山东等近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地方版”方案。

不少地方还进行了产业摸排和项目储备。近日,四川召开全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产融对接会,经过初步摸排,四川已储备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超1000万元项目2763个,总投资9068亿元。

此外,湖南工信厅前期进行了5轮大范围摸底,建立相关清单,预计将在5年内每年推动2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黑龙江工信厅对474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供需调查摸底,目前梳理出今年设备更新工业企业1462个、计划投资509亿元。

从政策释放的信号看,多地纷纷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通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步伐。

浙江提出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培育,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安徽计划到2027年,每年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100个,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0个。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点线面”一体化推进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以上,“特别是要推动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企业是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主体。从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到地方制定专项政策,通过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到完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多地多部门正加大财税金融支持、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