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加工玻璃企业如何应对《平板玻璃》(GB 11614—2022)实施

深加工玻璃企业如何应对《平板玻璃》(GB 11614—2022)实施
原创 杨 娜 中国玻璃报道

《平板玻璃》(GB 11614—2022)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对下游玻璃深加工企业将带来哪些影响?深加工玻璃企业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广东海控特种玻璃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刘东阳和广东新华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鉴以及一些玻璃深加工企业代表对新版标准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郑鉴认为,《平板玻璃》(GB 11614—2009)已实施超过10年,《平板玻璃》(GB 11614—2022)的颁布和实施非常有必要,这一举措符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就建筑玻璃来说,建筑玻璃的质量提升,玻璃原片(平板玻璃)是关键。通过《平板玻璃》标准的修订,能够进一步遏制‘符合标准要求’而‘达不到实际应用需求’的现象,比如因玻璃杂质、玻璃厚度均匀性、玻璃彩虹、玻璃色差等问题带来的钢化玻璃自爆、钢化应力的不均匀性、玻璃影像变形、玻璃彩虹斑及玻璃颜色均匀性等问题。特别是钢化玻璃自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多年来,这种现象不减反增。钢化玻璃自爆后,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后续玻璃的置换代价也非常大。因此该标准的修订和实施,无论是对玻璃深加工企业还是使用方,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刘东阳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新标准的实施对玻璃深加工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受访中,玻璃深加工企业纷纷表示,将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通过培训、解读新版国标,尽快让相关人员熟知新版国标的相关条款;评估订单要求,确认企业今后采购平板玻璃的类别等级;用新版国标去对标各浮法玻璃企业标准;根据新版国标,调整好相关的检测仪器设备;追踪购买玻璃原片质量是否达到新版国标的各项指标。
目前各浮法玻璃企业中的平板玻璃企业标准差异性较大,行业人士一致建议:用新版国标去规范企业标准,杜绝低质量的平板玻璃流入市场;新版国标实施后,对各浮法玻璃企业的质量进行抽查,考评各浮法玻璃企业是否按新版国标进行生产经营;在新版国标实施过程中,希望浮法玻璃企业、玻璃深加工企业、国家质量监督机关及行业协会能有效联动,从生产制造、使用反馈、监督管理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确保标准的有效落地。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6月5日5版《深加工玻璃企业如何应对《平板玻璃》(GB 11614—2022)实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