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科学判断形势、利用趋势、发挥优势、引领态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经济发展预期管理至关重要。
今年3月份以来,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恢复势头良好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备受关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持办好向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既蕴含着发展观,也强调了方法论,对我们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我们既要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把握和应对好短期波动的冲击影响,正视和解决好困难压力,还要从较长周期认识中国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大趋势,把握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从而保持定力、积极应对,沉稳从容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千磨万击 韧性依旧
外资是个风向标。近年来,尽管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等影响,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多元化布局,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继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后,我国吸引外资继续攀升,今年1-4月实际使用外资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中国德国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德资企业、超六成的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围绕低碳业务加大在华布局。
成熟投资往往寻求长期稳定的回报。中国市场于外资而言,“长期”体现在,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
幻,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为全球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的意愿也不会变;“稳定”体现在,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外资“加码”,是对中国市场潜力和经济前景实打实的“点赞”。
透过外资窗口,我们看到了中长期的预期和信心,也要正视眼下的压力和困难。观形取势,需要将今年1-2月份稳步恢复向好的国民经济运行与3 月份以来的情况分开看,否则就可能干扰我们对经济运行真实状况、变化趋势、机遇挑战的判断把握。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工业生产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服务业保持恢复,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比去年12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比去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投资作用突出,固定资产投资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外贸稳定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62044亿元,同比增长13.3%……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为一季度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转弱,这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是受外在影响的阶段性波动。但面对新的下行压力、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依然显示出强大韧性。
————看保供,基础产业支撑有力。疫情冲击下,我国粮食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为抗击疫情、推动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撑。从农业看,冬小麦苗情继续转好,春播备播进展顺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夏收陆续开镰,丰收在望。从能源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7.2%。这些都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
————看稳价,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4 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0.4%和9.3%。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看结构,内需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一方面,消费仍在恢复,尽管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在全部投资中增长最快。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这些都意味着投资还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看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好于全部工业。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好于全部投资。
数字和事实最有说服力。尽管经受了千磨万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坚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各种困难、压力、问题、挑战中不断突破、加速成长、创造奇迹。
回顾党的十八大后的经济形势,外部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内部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累积,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跨越10个春秋,再看中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近52 万亿元到超过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100美元到超过1.2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三大攻坚战……以稳定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条件,又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了发展动能有序转换,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稳字当头,进中取势,成效斐然。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是我们党对发展大势与客观规律的精准把握,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经验的全新总结,彰显了战略定力和勇气智慧。
坚持稳中求进,无论是面对逆全球化的狂风骤雨,还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无论是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老问题,还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一要求都是总基调。依照这一方法论,我们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稳扎稳打,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口标,昂首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民亦劳止,乞可小康”的悠悠吟唱穿越千年风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现实。
聚焦当下的经济工作,更需要我们秉持”稳中求进”的要求、掂出“稳字当头”的分量。
这个分量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压力叠加————稳增长难度增大,稳就业形势严峻,稳物价压力上升。面对多种难题榴互交织,发展如同逆水行舟,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稳经济和助企纾困上发挥更大政策效应。
这个分量还在于,”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而宝贵的资源。谁能持续稳住经济大盘,谁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夺得先机。
顾大局,稳字当头;行大道,稳中求进。越是在复杂情况下,越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强实力 远近结合举大事,必有所资。
非凡10年,贯穿其中的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宏观经济治理、
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又在增加、演变,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
————看稳价,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4 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0.4%和9.3%。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看结构,内需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一方面,消费仍在恢复,尽管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在全部投资中增长最快。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这些都意味着投资还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看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好于全部工业。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好于全部投资。
数字和事实最有说服力。尽管经受了千磨万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坚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各种困难、压力、问题、挑战中不断突破、加速成长、创造奇迹。
回顾党的十八大后的经济形势,外部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内部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累积,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跨越10个春秋,再看中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近52 万亿元到超过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100美元到超过1.2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三大攻坚战……以稳定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条件,又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了发展动能有序转换,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稳字当头,进中取势,成效斐然。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是我们党对发展大势与客观规律的精准把握,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经验的全新总结,彰显了战略定力和勇气智慧。
坚持稳中求进,无论是面对逆全球化的狂风骤雨,还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无论是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老问题,还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一要求都是总基调。依照这一方法论,我们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稳扎稳打,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口标,昂首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民亦劳止,乞可小康”的悠悠吟唱穿越千年风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现实。
聚焦当下的经济工作,更需要我们秉持”稳中求进”的要求、掂出“稳字当头”的分量。
这个分量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压力叠加————稳增长难度增大,稳就业形势严峻,稳物价压力上升。面对多种难题榴互交织,发展如同逆水行舟,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稳经济和助企纾困上发挥更大政策效应。
这个分量还在于,”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而宝贵的资源。谁能持续稳住经济大盘,谁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夺得先机。
顾大局,稳字当头;行大道,稳中求进。越是在复杂情况下,越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强实力 远近结合举大事,必有所资。
非凡10年,贯穿其中的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宏观经济治理、
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又在增加、演变,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
强基健体 ■本培元
“稳”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有底线、有静气、有张力“进”也不是只管向前、不顾深浅,盲日进击往往欲速不达。“稳”与“进”,既需要有章法,也需要实干与担当的支撑。
实现今年确定的经济增长日标,必须付出更大更艰苦的努力。对于短期的冲击波动,我们要对症下药、纾困解难对于中长期的潜力释放,我们要强基健体、固本培元。
———纾企业之困,解就业之难。
就业稳,居民收入和民生才有保障,社会财富才能稳定增加,稳增长也才有支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就业的大头,纾企业之困,就是解就业之难。今年以来,我们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尤其是退税减税,全年总量将达到2.64万亿元。这是为市场主体下的“及时雨”、送的“雪中炭”。关键是各项政策要靠前发力,各项工作要加快节奏,无论是退税减税降费,还是专项债发行使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支持企业稳岗等,已出台的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明确拟推出的要尽量提前,产生更大政策效应,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与此同时,着力稳消费,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挖掘有效投资,补上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开辟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
————固市场之本,培创新之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哪个领域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哪个领域的发展就能充满创新活力、各类生产要素就能发挥出最大效能。公平公正是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保障,也是市场主体对政策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就是公平公正竞争的守护者。这些年,我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今后还要乘势而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放”上,规范行政权力,深化改革减繁去苛,打
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管”上,抓紧明确透明稳定可预期的监管规则,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监管,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严查重处;在“服”上,要更好担当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责任,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
————强发展之基,健制度之体。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以显著制度优势抵御一切风险挑战,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到M益丰富不同领域具有创新性、支撑性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层次分明、系统完备,在国家治理中日益显现出巨大的制度效能。我们要看到,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可以预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必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展现出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这也是我国发展进步可以凭依的战略性有利条件,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
政策工具箱已经打开,善策妙方纷纷显效,瞄准的都是一件事—————向己的事。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有“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担当精神。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胸怀“国之大者”,善于把地区和部门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对每个人而言,就是要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定向,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是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最大底气,我们的未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没有跨越不了的难关。
行而不辍,万里可期。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口标,“中国号”经济巨轮正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经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