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振经济的政策分析

上海重振经济的政策分析

面对更加严峻的形势,上海在全面复工复产前出台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50条政策措施,多措并举恢复和重振上海经济。
第一,抓大宗消费促进消费复苏。年内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新增牌照费用近36 亿元(每块牌照90000元左右)。而且新增的牌照会直接拉动4万辆乘用车的消费,按平均每辆车20万元计算,可拉动80亿元的消费。上海消费者购买燃油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大多会选择上海大众和上汽通用的车型,按50%计算可带动40亿元的本地产能。再加上置换新能源汽车的一次性补贴,上海汽车消费和产值贡献最大的汽车产业应该可以迅速苏。
第二,加速城市更新拉动投资。《行动方案》对中心城区和五个新城的旧区改造进行了部署,并支持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城市更新项目,这将有效加大上海土地供给,不但可以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市的城市界面,加快近郊的五大新城的建设进程,而且可以通过土地拍卖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大量建设投资提振经济,并且为未来两年的地产消费埋下伏笔。
第三,退税降费和优化机制提振外资外贸信心。一方面,通过加大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支持力度,鼓励港口、航运公司减免特定时期内的货物堆存费、滞箱费,倡导港航相关企业减免外贸进出口榴关物流操作费,以及实施通关便利化等措施,助力外贸企业履约订单,减少因疫情造成的额外成本,加速回复常态,从而稳定外贸出口。另一方面,通过启用重大外资项目线上服务系统,实施专人跟踪服务,保障重大外资项目顺利推进,加强与外资企业高管面对面沟通,建立咨询和解决问题的常态化机制等,加速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外资企业预期和信心。
随着上海逐步复工复产,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短中长期考虑,在此提出几点愿考和建议。一、防止区域孤立,协调减少离沪人员流动限制。上海众多的项目实施、服务提供、商务洽谈等都是依托人员流动,如果各地依然保持限制上海人员进入或过度实施到达当地的隔离管控,将减缓上海企业的复苏速度。建议一是通过与中央及各地的沟通协调,逐步减少对离沪人员的流动显示,引导各地仅对中高风险区域人员设定限制措施。二是推动核酸互认,首先积极推动长三角核酸互认,再推广到全国,持有上海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以正常出差开展商务工作,避免重复检测和人员限制。三是用好抗原快速检测方法,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人流出入枢纽,在港口、高速收费站等物流出入口,使用抗原快速检测,可保障在人员流动情况下,做好外防输入。
二、帮扶中小企业,多维度设置政策。一是以发放数字人民币刺激消费。上海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之一,政府本身需要投入进行推广,此时以刺激消费的形式投入,借助数字人民币的精准投放特性给到上海的实际居民,既可以刺激消费,又可以让市民迅速接受数字人民币。二是借助大促,扩大渠道本地平台推广上海时尚消费品。时尚消费品产业集聚了大量中小企业,而且是上海”十四五”发展的重点产业。在“6·18”和延后的“五五购物节”大促期间,不仅通过本地电商平台和购物商城,加大上海时尚消费品的促销力度,而且可以牵头组团参加线上平台促销和线下各类展会。三是鼓励企业实施供应商AB角计划。引导企业寻找替补供应商来加固供应链,并梳理多行业的本地中小企业推荐口录,提高木地选择信息。
三、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长期抗风险能力。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工厂,在少人缺人的情况下保持生产效率,以应对本次疫情和未来各类突发事件的冲击。一是推广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咨询,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提供专业诊断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设计应对疫情防控的改造方案。二是强化政策引导作用,应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特点,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加大技术改造专项等方式协助中小企业推进工艺流程优化、技术装备升级,提升中小企业在重大突发事件下的抗风险能力。
四、加速恢复上海形象,防止企业外迁。一是要在复工复产管理工作中,重新树立精细化管理的形象,维护好上海的重点产业和核心企业,稳定企业对上海的信心,防止优质企业大范围外迁。二是要以实际行动留住外资企业,作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桥头堡,继续利用进博会和工博会等平台作用,落实统一大市场政策相关举措,稳定外资企业对上海发展的的预期和信心,避免制造业回流和向东南亚转移。
(上海建材海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