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纤维复合材料行业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与未来走势应对
1-8 月份,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1735 亿元,同比增长 7.3%;利润总额 121 亿元,同 比增长 9.1%。
2016 年前三季度,纤维复合材料行业 基本延续了 2015 年以来较为稳定的发展势头,但进入 9 月份后情况有所改变,受国内风电及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玻纤纱价格普遍下调 5%~10%,部分以风电业务为主的复合材料企业订单大幅减少, 生产和经营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玻璃纤维子行业
产能产量方面,除三大池窑企业之外,2014 年全行业仅新建一座 3 万吨电子纱池窑,2015 年仅新建一座 4 万吨电子纱池窑和一座 5 万吨增强纱池
窑,长海玻纤积极打造玻纤毡生产基地,四川威玻更是走出国门到泰国建立玻纤制品生产线。三大池窑企业 根据市场走势和自身实际,合理的安排池窑冷修和 扩产。目前巨石和重庆国际各有 1 条和 3 条到期池 窑,处于冷修停产状态。通过前期政策宣贯和协会倡导,全行业已经逐步建立理性发展思维,从而确 保行业及早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实现市场供需关系持续向好,行业平稳有序转型发展。
市场销售方面,2015 年以来,受风电及热塑市场的强劲需求,各重点生产企业产销两旺,中国巨石等骨干企业净利润增速保持在 50% 以上。进入 9
月份,受风电行业抢装潮过后减速发展的影响,风电纱需求出现相对产能过剩,导致增强纱市场价格普遍降低 5%~10%,需要行业积极应对。与此同时,
已经低迷了近三年时间的电子纱及电子布市场,在严控产能的基础上,在经过漫长等待后,终于迎来市场回温,价格出现小幅增长。此外,受下游产品
结构调整、热塑性复合材料开速发展的带动,热塑性玻纤市场一直保持稳步增长。
国际市场方面,1-8 月份玻纤及其制品出口总量 91.2 万吨,同比增长 5.9%。
与此同时,巨石埃及生产基地二期 8 万吨池窑生产线今年 6 月份点火投产,使中国玻璃纤维行业海外池窑产能达到 24 万吨。一方面受美国、欧盟等
发达国家的经济回温影响,另一方面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和《巴黎协定》的签署,促使人类不断寻找减少碳排放的措施和办法,促使轻质高强纤维复合材料日益受到追捧,带动玻纤需求的快速增长。
二、复合材料子行业
产销方面,1-8 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纤维增强塑料制品总产量为 183 万吨,同比增长 6%。其中,风电市场波动较大,经过 2014 年、2015 年连续两年
近 40% 的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已经被严重透支,自二季度以来需求量快速萎缩,后续需等待下游风电行业市场消化,并及时跟进风电产业调整的方向;
传统玻璃钢市场面临产品质量和回收处理的双重压力,部分细分市场对于复合材料的应用持审慎态度,市场持续低迷;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工艺装备、规模化生产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部分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市场并获得广泛认可,下一步需要在快速拓展市场和协调业内竞争方面做好工作。外贸出口市场快速发展,受惠于欧美经济复苏和巴黎气候大会释放的红利,国外复合材料发展迎来一波小高潮,带动国内复合材料门窗、汽车板材、风电复材等产品的出口快速增长。
新工艺、新装备、新应用方面,一是以福建海源、郑州翎羽、河北立格、山东美尔佳为代表的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在前期持续研发及应用投入基础上,2016年开始逐步进入市场扩张期。
研发及应用投入基础上,2016 年开始逐步进入市